信息來源: 作者:藥劑科 發(fā)布日期:2017-01-16
服中藥講究哪些“忌口”?
俗話說:“吃藥不忌口,壞了大夫手”。忌口即指治病服藥時的飲食禁忌。忌口是中醫(yī)治病的一個特點,歷來醫(yī)家對此十分重視。實踐也證明,忌口是有一定道理的。因為我們平時食用的魚、肉、雞、蛋、瓜果、蔬菜、茶、醬、醋等食物,它們本身也都具有各自的性能,對疾病的發(fā)生、發(fā)展和藥物的治療作用,均產生一定影響。所以,病人服中藥時需對有些食物忌服。下面介紹幾種服用中藥時不宜食用的食物的例子。
服用清內熱的中藥時,不宜食用蔥、蒜、胡椒、羊肉、狗肉等熱性的食物;
在服溫中類藥治療“寒證”時,應禁食生冷食物。
在古代文獻中亦有大量記載:
薄荷忌鱉肉;
茯苓忌醋;
鱉魚忌莧菜;
雞肉忌黃鱔;
蜂蜜反生蔥;
天門冬忌鯉魚;
荊芥忌魚、蟹、河豚、驢肉;
白術忌大蒜、桃、李等。
這說明服用某些藥物時,不可吃某些食物。如果吃了禁忌的食物,療效就不滿意或起相反作用。另外,由于疾病的關系,在服藥期間,凡屬生冷、油膩、腥臭等不易消化或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,都應忌口。
例如,傷風感冒或小兒出疹時,不宜食用生冷、酸澀、油膩的食物;
治療因氣滯而引起的胸悶、腹脹時,不宜食用豆類和白薯,因為這些食物容易引起脹氣。
其他,諸如水腫病人少食食鹽;
哮喘、過敏性皮炎病人,少食食鹽,“發(fā)食”“如雞、羊、豬頭肉、魚、蝦、蟹;
患有疥瘡、皮膚病者忌食咸水魚、蝦、蟹及羊肉、豬肉等食物;
水腫病忌食食鹽;
肝炎病人忌食辛、辣、油膩等。
但“忌口”也不能絕對化,“忌口”是指治病服藥時的飲食禁忌,中醫(yī)非常強調這一點,民間也積累了很多經驗。實踐證明,要因人、因病而異,對一般病人,特別是慢性病人來說,若長時間“忌口”,禁食的種類又多,則不能保持人體正常所需營養(yǎng)的攝入,反而降低了人體的抵抗力,對恢復健康不利,因此,在醫(yī)師指導下,可適當食用增加營養(yǎng)的食物,以免營養(yǎng)缺乏。
為什么服用西藥也要“忌口”?
目前在我國中醫(yī)已對疾病患者提出了忌口的要求,并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積累了諸多有關忌口的理論和經驗。但許多人對中藥需要忌口的印象比較深,而對服用西藥也需要忌口就知道得比較少了。因此,我們有必要對服用西藥時,同樣要注意忌口的問題。
(1)服用四環(huán)素類藥物、紅霉素、滅滴靈、甲氰咪胍時應忌食牛奶、乳制品、豆制品、黃花菜、黑木耳、海帶、紫菜等。因為這些食物中的鈣離子可以與以上藥物發(fā)生反應,生成難以溶解的化合物而使藥物效果降低。
(2)服用黃連素、四環(huán)素類、紅霉素、復合維生素B、鐵劑、利福平、潘生丁、胰酶、淀粉酶、胃蛋白酶、乳酶生等藥物時應忌飲茶,因為茶中的鞣酸會與上述藥物起反應而降低藥物效果。
(3)服用激素類及抗凝血藥物期間應忌食動物肝臟,否則會使激素失效。
(4)服用氨基比林及索密痛、安痛定、散利痛等含氨基比林成分的藥物時應忌食腌肉,以防藥物中的氨基與腌肉中的亞硝酸鈉生成有致癌作用的亞硝胺。
(5)服用優(yōu)降寧等藥物時,不宜同時吃動物肝臟、魚、奶酪、巧克力、香蕉、腌魚、豆腐、扁豆、牛肉、香腸、葡萄酒等。因為優(yōu)降寧等藥物能抑制單胺氧化酶,倘若同時吃以上食物可引起血壓升高,甚至可以發(fā)生高血壓危象和腦出血。
(6)服用磺胺類和碳酸氫鈉時,不宜吃酸性水果、醋、茶、肉類、禽蛋類等,否則容易因磺胺類藥物在泌尿系統(tǒng)形成結晶而損害腎臟,或降低碳酸氫鈉的藥效。
(7)服用異煙肼時不宜同時吃魚類,因為魚類含有大量組氨酸,它在肝臟里能變成組織胺,而異煙肼能抑制組織胺的分解,使其在體內聚積而發(fā)生中毒,出現(xiàn)頭痛、頭暈、結膜出血、皮膚潮紅、心悸、面部麻脹等癥狀。
(8)服用維生素K時不宜同時食富含維生素C的山楂、辣椒、鮮棗、茄子、芹菜、西紅柿、蘋果等,因為維生素C可分解、破壞維生素K,從而減弱其藥效。服用維生素C時不宜吃豬肝。因為豬肝中含有豐富的銅,而銅的存在會使維生素C氧化為去氫抗壞血酸,使維生素C失效。
(9)服用甲狀腺素時宜少吃或不吃黃豆、豆油、蘿卜、白菜等,因為這些食物能抑制甲狀腺素的產生。
(10)服用鎮(zhèn)靜藥、安神催眠藥、洋地黃類藥物、苯妥英鈉、降糖靈、優(yōu)降寧、胍乙啶、阿司匹林、硝酸甘油、消心痛、痢特靈等藥物時均應忌酒。倘若在服用以上藥物期間大量飲酒,會增加藥物的副作用或使藥物失去療效。
(11)服用甲氰咪胍、速尿、安定、氯硝安定、利眠寧、氨茶堿、咖啡因等藥物時務必要忌煙,因為煙油中的多環(huán)芳香烴類化合物可加速這些藥物的代謝和滅活,從而會減弱或抵消藥物的療效。
上一篇:魚油、魚肝油別再傻傻分不清